基于已建成或即将建成的太阳能电站项目,用户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向太阳能电站运营商购买太阳能光伏组件,并委托绿能宝将其回租给上述太阳能电站运营商,同时收取租金。
图3:后列的架台(单管)吹落到了前排上(摄影:日经BP社)其中,后列(东北侧)的约230张和约340张电池板的阵列几乎全部损坏,前列(南侧)的约340张电池板阵列损坏一半。这阵强风还吹飞了伊势崎市三和町设置的光伏发电设备中的700多张太阳能电池板,并导致大片架台倒塌。
据日经BP社报道,6月15日下午4点至6点左右日本群马县伊势崎市和前桥市突遇冰雹和阵风,有的房顶被吹飞、有的电线杆被刮倒。图2:后列(北侧)的两个阵列,基本上是连同桩基一起都吹飞了(摄影:日经BP社)该电站电池板的设置方法为,将单管桩基打入地下1m左右,再用接头将单管与架台组装起来。阵列(电池板的设置单位)大致分5片,为南北2列设置。以约15度的角度设置了3个约230张(横23张纵10张)和2个约340张(横34张纵10张)电池板的大面积阵列。但,东侧剩余的2个阵列基本没有受损。
估计是在架台倒塌的过程中,电池板脱离架台的金属固定件被风刮飞。图4:东侧的2个阵列几乎没有受损(摄影:日经BP社)15日下午,伊势崎市内刮的是东北风,估计东北侧后列的2个阵列是背面遭遇强风,整个架台被从桩基上掀起吹飞,落到前排的阵列上,前排的阵列有一半被砸坏。全联新能源商会专家表示,去年实施的多晶硅双反政策为行业带来利好,我国加工贸易项下多晶硅进口量激增。
根据去年8月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暂停太阳能级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的公告(58号文),我国将暂停受理太阳能级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业务申请,但考虑到下游企业,决定给予加工贸易一年的延缓期。且其硅片产能据说通过改造可以提升到15吉瓦,这将垄断国内和全球近40%的硅料和硅片市场。目前,多晶硅双反、暂停加工贸易和欧美新一轮双反使得国内光伏中下游企业受双头夹击,已经牵涉300多个地级市,全国近30个省市、万亿资产。据了解,全球排名第一的组件厂商天合,其2014年实现收入22.9亿美元,净利润5911万美元,净利率不足3%。
随着双反政策落地以及全球光伏产业市场回暖,近一年多来多晶硅市场频传利好信息。据上述专家介绍,硅片行业在上游多晶硅与下游光伏电池组件之间求存,受到多方挤压,单独作为一个环节生存很难。
如果采用一般贸易,企业将减少利润近4500万美元,基本无利可图。采用一般贸易方式后,很多企业盈利能力将大幅减弱甚至陷入亏损。我国电池组件行业正在遭受欧美双反、多晶硅双反以及加工贸易的多重夹击。国内主流多晶硅企业从2014年盈利好转,如国内最大的多晶硅企业江苏中能2014年多晶硅毛利率达到23.4%;大全新能源毛利率达到23.7%,特变电工2014年毛利率也增长到18.6%。
如果美国的双反税率再加码19%左右,企业将举步维艰。如果下游受亏损减产或者转移产能后,与上游产业相比损失更大,会反过来连累上游原料企业盈利,最终伤害产业整体发展。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已实现光伏装机达3.3吉瓦,为我国提出的2015年达到17.8吉瓦新增光伏装机的目标再添信心。目前,英利、天合、晶澳、隆基、中环等是前几大多晶硅进口商,而国内高效产品也主要出自这几家供应商,其多晶硅料严重依赖海外进口。
根据目前政策,58号文最晚可执行至2015年8月31日,此后进口多晶硅将不能通过加工贸易进口方式规避反倾销税。在产企业中,开工率达到100%的企业已达到7家,其余企业也生产稳定,江苏中能和特变电工均为超负荷运行,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如硅片产能位居全球首位的GCL保利协鑫,其多晶硅产量6.7万吨,其硅片产出高达近13吉瓦,还需要从美国进口5000多吨的多晶硅来填补其硅片产出不足。目前,我国多晶硅生产企业数量已达18家以上,生产规模同比增长57.1%,行业产能利用率大幅度提升,达到84.6%,随着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已经具备实现进口替代基础。
据了解,2014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达到13万吨,超过全球总产量的四成,继续位居全球多晶硅生产第一大国。据上述专家测算,加工贸易如果改用一般贸易,企业将增加关税(包括4%的关税及反倾销及反补贴税)、增值税及上述资金占用成本,其中尤其让企业无法承受的是增值税,这些税务成本将会使企业采购成本至少上升18%以上,进而导致硅片成本增加8%以上,组件成本至少增加4%。这些成本增加将使企业完全失去国际竞争力,下游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将大幅减弱。全球排名第二的组件厂商英利,自2011年以来持续亏损,2014年亏损额达2.095美元,4年间累计亏损达15亿美元。特别是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下达《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及的17.8吉瓦的光伏新增装机目标,无疑对2015年的光伏行业起到强力提振作用。上述专家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应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在适当保护国内多晶硅产业发展的同时,更要照顾到中下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力促双赢,应继续延续加工贸易,给企业和行业的政策定心丸。
以上游多晶硅企业为例,多数具有多晶硅与硅片的双重产能,并且往往是硅片产能大于多晶硅产能,使得硅片企业无米下锅。据上述专家介绍,目前,我国以江苏中能、大全、特变电工等为代表的一线多晶硅企业已具备了全球成本竞争力,成本已经从双反之前的25-30美元/公斤降低到了10-15美元/公斤。
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组件厂商负责人表示,目前,海外进口硅料普遍工艺性能稳定,纯度较高,使高效P型硅片具备发展空间,高效N型硅片性能更稳定,国内多晶硅质量上无法满足要求。目前国内大多数以出口为主的中下游制造商生产高效产品的多晶硅料还是以海外进口为主,原因是国产料虽已具备国际竞争力,但性能不稳定。
任何政策的出台都是一把双刃剑,加工贸易手册的临近失效,却使得一些中下游厂商们日益感受到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被封堵的威胁,以及由此带来的硅片、电池、组件毛利率大幅下降、企业陷入亏损等严重后果。由此看出,加工贸易暂停后将会使得这些企业再次陷入零利润甚或亏损。
延续加工贸易迫在眉睫目前,我们光伏中下游行业毛利率仅为10%-15%,上游多晶硅行业毛利稍好于中下游,发展基本平衡互联网、金融与光伏这三个名词已成为当下热潮,如何将它们有效融合成为光伏产业发展的突破性问题。据悉,目前光伏企业设立电商平台已屡见不鲜,以日普升能源为代表的光伏公司已经开始试水互联网金融+光伏模式,业内人士称光伏领域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在金融机构看来,光伏业的风险主要存在于电站开发商和开发环节、光伏产品设备质量、设备运输和安装过程、财产损失以及政策变动和天气因素等;在互联网行业看来,分布式光伏这种碎片化、小而精的应用,正适合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对接。
光伏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如:项目前期开发不规范造成后续融资障碍;金融机构建设周期与融资周期不匹配;项目融资形式单一,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金融机构信贷政策落后于光伏行业发展等。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传统营销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兴行业的需求,线上与线下的营销结合逐渐崭露头角。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经历着成长中的烦恼,光伏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融合,将开辟光伏行业发展的新时代。隔行如隔山,更何况是光伏这一新兴产业
光伏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如:项目前期开发不规范造成后续融资障碍;金融机构建设周期与融资周期不匹配;项目融资形式单一,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金融机构信贷政策落后于光伏行业发展等。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经历着成长中的烦恼,光伏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融合,将开辟光伏行业发展的新时代。
据悉,目前光伏企业设立电商平台已屡见不鲜,以日普升能源为代表的光伏公司已经开始试水互联网金融+光伏模式,业内人士称光伏领域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隔行如隔山,更何况是光伏这一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与光伏这三个名词已成为当下热潮,如何将它们有效融合成为光伏产业发展的突破性问题。在金融机构看来,光伏业的风险主要存在于电站开发商和开发环节、光伏产品设备质量、设备运输和安装过程、财产损失以及政策变动和天气因素等;在互联网行业看来,分布式光伏这种碎片化、小而精的应用,正适合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对接。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传统营销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兴行业的需求,线上与线下的营销结合逐渐崭露头角报告主要关注大规模扩大太阳能利用所面临的三大挑战:开发新的太阳能技术、电力系统大规模集成太阳能发电以及设计有效政策支持太阳能部署,并为决策者如何更有效地支持太阳能技术研发、示范和部署提出了建议。
制定有效政策支持太阳能部署大幅削减政府对太阳能技术部署的支持是不明智的,但目前补贴政策较为低效。采取着眼长远的技术开发方式目前在光伏系统中系统平衡部件(bos)成本已占大部分,因此联邦政府研发资助需要关注于能够同时降低光伏组件和系统平衡部件成本的新技术基础研究,而不是降低晶硅太阳电池成本的短期研究。
不久前,麻省理工学院(mit)发布《太阳能未来》报告指出,太阳能可利用潜力巨大,但需要开发低成本技术和制定更有效的政策以将潜力变为现实。美国政府对于太阳能热发电(csp)的研发支持应关注新材料和新系统设计,如能在更高工作温度下运行、改进接收太阳能方式等。
留言0